• 首页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  • 友情链接
  • Travelling
  • Mikutap
  • Portfolio
  • Uptime
  • Url-Shorten
  • Reverse Proxy
  • EN
  • 工作预约日历
  • 关于
  • 代码仓库
  • 首页
    分类
    标签
    归档
    友情链接
    Travelling
    Mikutap
    Portfolio
    Uptime
    Url-Shorten
    Reverse Proxy
    EN
    工作预约日历
    关于
    代码仓库
    DAVID'S BLOG
    DAVID'S BLOG
    A NOTION BLOG
  • 首页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  • 友情链接
  • Travelling
  • Mikutap
  • Portfolio
  • Uptime
  • Url-Shorten
  • Reverse Proxy
  • EN
  • 工作预约日历
  • 关于
  • 代码仓库
  • 首页
    分类
    标签
    归档
    友情链接
    Travelling
    Mikutap
    Portfolio
    Uptime
    Url-Shorten
    Reverse Proxy
    EN
    工作预约日历
    关于
    代码仓库
    转载(16)
    工具(11)
    影视(10)
    思考(8)
    经历(7)
    文字(6)
    音乐(4)
    建站(2)
    金钱(2)
    游戏(2)
    开发(1)
    动画(1)
    学习思考(10)技术分享(4)碎片杂文(4)影片分享(11)软件介绍(3)经验分享(8)日记(1)
    © 2021-2025 David Weng.

    Powered by NotionNext 4.7.4

    「巴纳姆效应」是什么?
    「巴纳姆效应」是什么?
    学习思考|2023-3-3|最后更新: 2023-3-6
    思考
    文字
    转载
    type
    status
    date
    slug
    summary
    tags
    category
    icon
    password
    以下文字摘录于 @小约翰可汗 在 2023-03-03 发布的视频:炒作界的宗师是谁?【硬核狠人48】
    炒作界的宗师是谁?【硬核狠人48】_哔哩哔哩_bilibili
    本篇为硬核狠人之巴纳姆。参考资料:巴纳姆1855年出版的第一本自传《PT巴纳姆的生活:他自己写的》巴纳姆1869年出版的第二本自传《奋斗与胜利》巴纳姆的第三本书《赚钱的艺术》海伦·威尔斯1957年出版《美国艺人巴纳姆》欧文·华莱士1959年出版《神话般的表演者:PT巴纳姆的生平和时代》, 视频播放量 693721、弹幕量 9764、点赞数 90811、投硬币枚数 36225、收藏人数 15421、转发人数 3093, 视频作者 小约翰可汗, 作者简介 只顾了俊美,却不像了可汗,相关视频:中国人的国民“玩具”,无论年龄大小,无论身份尊贵,晚年凄惨?66岁孙海英在美国捡垃圾卖144元,本人回应:过的很好,古代河南怎么会有鲸鱼?,你敢信她在出演慈禧太后之前,还是日本纯欲界的天花板?,南非美人鱼沦为禁脔王妃?婚前三度逃跑,每次抓回都要被检查,张开双腿后,全世界都哭了,试问摩洛哥国王为何非她不娶?,各国搜索最多的问题,坦克大战俄罗斯出千 我们为啥看破不说破,原告,达利园软面包!,蔡徐坤被美国艺术家挂外网实锤抄袭,工作室发声道歉,网友:丢人,一些国家难以理解却不违法的行为
    炒作界的宗师是谁?【硬核狠人48】_哔哩哔哩_bilibili
   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Fs4y1Z7fL/
    炒作界的宗师是谁?【硬核狠人48】_哔哩哔哩_bilibili

    1948 年心理学家伯特伦·福勒进行了一次实验,福勒给39名学生每人发了一份文件,并且对学生说:这上面写的是对你个人人格的评价,你可以给这份评价打分,如果毫不契合就打零分,如果完全契合就打五分。最终的结果显示,福勒对学生的人格评价非常契合。39 名学生的平均打分为 4.26 分,大家都认为这份评价太准了,说的就是我。在得到结果后福勒对着参与实验的众人揭示了实验的秘密,他给每一个学生的人格评价内容都是一致的。评价的内容大概包括:
    • 你非常需要别人的喜爱和欣赏。
    • 你表面自律,内心却缺乏安全感。
    • 你经常会怀疑自己是否做了错事。
    • 你喜欢变化,当受到限制时会觉得不满。
    • 你为自己的独立思考而感到自豪,不会轻信他人。
    • 你时而外向和蔼。时而内向谨慎。
    在这些描述中,每一条都是笼统模糊的废话。但惊人的是,绝大多数的受访对象都觉得这些话是在精准的描述自己。根据这个实验福勒得出结论:人们会把模糊且足够通用的描述错认为是量身定做。
    在生活这场游戏中,大家明明都是 NPC,非拿自己当唯一。这种心态是无数的算命、星座等说法的存在基础。福勒将其命名为「个人验证谬误」。
    在福勒实验的十几年后,1956 年一个叫保罗·米尔的心理学家引述了这个实验,但米尔觉得这个名字起的学术色彩太浓了,所以他決定给这个现象改一个名字。最终他以一位美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命名了这个理论。从此这种个人验证谬误被命名为了「巴纳姆效应」。
     
    【转载】NeoDB 使用指南【转载】最近排版遇到了瓶颈,我还有机会吗?
    Loading...